“2014綠公司年會”于4月20日-22日在廣西南寧舉行。上圖為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理事長、聯(lián)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執(zhí)行委員會主席柳傳志。
以下為演講實錄:
柳傳志:我講什么主題呢,跟王石[微博]在一起談話,我覺得很幸運,我常說一句話,愛工作的人吃紅繞肉跟不愛工作的人吃紅繞肉滋味不一樣,我和王石屬于愛工作的人,白巖松差點事,但是也多少愛點工作,所以在一起說話的時候有共同語言。所以我想講講,我特別希望后邊的年輕人知道挨餓是什么滋味。好像年輕人覺得一切都是天生的,原來工作就是。我真的就是怕這個。
上次看馮小剛拍的《1942》那個電影以后,我坐在電影院里半天起不來,但是我兒子他們都不愿意看,不是不想看,不愿意看苦,但那種苦即使我不愛看苦的事,但是我還是特別愛看那樣的電影,特別想把當時那種情況,雖然1942我沒有出生,但是1944年我父親在上海和我母親抱著我回鎮(zhèn)江老家,在火車站要給日本兵鞠躬,那種尷尬和心理狀況,我記得很詳細。
當要把我們以前遇到的事告訴后代,他們愿意不愿意聽,其實我心里對這個事還是很緊張的。我在三年前兩次訪問俄羅斯,第一次去看十月革命的背景,第二次去看,專門就是到彼得格勒,看二次大戰(zhàn)的時候,德國人跟蘇聯(lián)的那場戰(zhàn)爭。在彼得格勒有一個陳列室,講的是當時蘇聯(lián)人跟德國人怎么打,彼得格勒被德國人困了九百多天,彼得格勒最北邊的地方,房子里的木柴全燒光,凍死、餓死一百多人,堅持到最后,沒有一個人投降,耗著,成為三大戰(zhàn)役里面重要戰(zhàn)役,把德國人打敗了。就在陳列室邊上,有一個展示蘇聯(lián)人幫助中國人抗戰(zhàn)的一個房間,而那個小房間里,更多的是日本人跟中國人打仗的鏡頭,不是打仗,是屠殺。所以看了以后心里非常窩囊,回國以后,我到了騰沖一趟,看看在騰沖的一場勝仗解氣,實際上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,我們殺敵一千自損一千,但是畢竟打贏了那場勝仗。
最近在參考消息上,看到劉亞洲將軍寫的甲午的分析,講甲午戰(zhàn)爭以后中國人怎么敗下來,我覺得說的非常深刻,后來我在我們公司內網(wǎng)上寫,如果中國50%愛看劉亞洲的文章,中國人還有希望,中國人還有血性,這話可能又引起85、90后的年輕孩子不高興,說柳爺爺說什么,我們根本聽不懂,完全可能,我就是被挨罵還是想這么說,因為中國經(jīng)濟,不管再怎么富裕,如果真是人心散亂,沒有信仰、沒有追求,中國在世界上立不住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