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2日,由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和道農研究院、《綠公司》雜志主辦的“2009中國綠色公司年會”在北京索菲特大飯店召開。
高云龍:我們主要是開發(fā)CDM項目,其實在這個開發(fā)CDM項目的過程中,我想舉幾個例子。我們經常要判斷項目,比如說按照方法學的要求,對于項目進行判斷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過濾掉很多的項目,只有這個項目符合CDM的要求才可以進行開發(fā),我主要想談一下不符合的,因為我們剛才一直在談低碳經濟的機會。
實際上,很多不符合的項目,項目本身的收益應該很好,有哪些項目呢?比如說高耗能的企業(yè),因為電價一直在調整,調高以后,造成了企業(yè)的成本上升。上升以后,如果他想產品有競爭能力,他必須把能耗降下來,降下來以后他必須進行技術和資金的投入。但是,從可行性研究上來看,它的收益也是非常好的。從這個上面可以舉個例子看出來,所謂的低碳經濟或者是節(jié)能減排,節(jié)能減排是低碳經濟的一部分,它還是有機會的。只要它能得到合適的技術和資金,那么這一塊市場應該說是機會很多。同時,現(xiàn)在可能有某些問題,比如說價格問題。一般電力的價格是由政府來控制的,以前大家談過很多,怎么進行價格改革,因為價格有很強的調整功能,或者是杠桿功能,去督促人們自覺地做節(jié)能減排項目,中國有很大的潛力做這方面的工作。另外,因為做CDM,為什么要做呢?是因為這個項目本身是不符合常規(guī)的經濟的項目,作為一個商人來說,不愿意投這個項目。那么,怎么辦呢?其實,這是國際社會的支持,通過CDM資金支持這種項目。
還有一種是政府干預的,就是從本身環(huán)境效益的經濟可能不是特別好,但是政府制定規(guī)則和法律,實際上是可以督促企業(yè),比如說提高行業(yè)的進入門檻,通過這種方式來督促企業(yè)必須來這么做。那前面大家談了很多,包括國內的交易系統(tǒng),現(xiàn)在成立的上海、背景,我想這實際上是要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,就是將來我這個政策各個方面上來以后,我是要提供這個平臺,讓你企業(yè)去那個地方交易。但是,我想作為一個市場來說,它有很多的因素影響,比如說中間必須有買方、賣方你還要有你的規(guī)則在里面,有很多的因素決定你是不是能做成這個。你現(xiàn)在是提供了這個平臺,但是還需要補充很多的東西,得有這個環(huán)境,有了這個環(huán)境以后,你才可以拿到你的產品到市場交易。我想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剛才北交所談的,國內現(xiàn)在已經批了1900多個項目,但只有500多個項目在聯(lián)合國注冊。實際上,還有1000多個項目,可能只能等這種機會,可能最后未必能被批復。如果不能注冊的話,最后就不能從國際上獲得資金的項目,這些項目是不是可以拿到國內的交易所來進行交易呢?它是有機會在里面的。但是,相應地這肯定需要政府、市場出臺相應的技術方面、經濟方面、法律方面的政策跟它配套以后,才有可能把這個市場調動起來。剛才我說的,比如說提高行業(yè)的門檻,這可能是一種方式。比如說我要擴大產能,我必須購買一定的指標才可以實現(xiàn)我的商業(yè)目的,是這種情況。
總結一下剛才說的幾個方面,我想實際上是一種共同努力了最后才能達成這個市場,但市場的機會一直在那邊,市場的機會一直有,就看大家怎么在里面做出相應的努力和配合。本身說低碳經濟的前途是光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