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8日,馬蔚華、朱新禮、吳建民、楊紹鵬、胡葆森等20余位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成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此行第一站新加坡,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進行會晤。會晤后,他應邀談中國企業(yè)家與李顯龍的交流和感受。
馬蔚華(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執(zhí)行理事長、永隆銀行董事長、原招商銀行行長):今天是我們到新加坡訪問的第一天,我們一下飛機就直接驅車去總理府,受到李顯龍總理的接待,他還跟我們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代表團的成員進行了廣泛的交流。我覺得李顯龍總理非常看重我們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這次訪問,因為我們也是他從北京參加APEC回來,亞太地區(qū)、自貿區(qū)、自貿談判進入日程以后,第一個進入新加坡方訪問的中國企業(yè)家代表團,他也高度評價了我們這次訪問的意義。企業(yè)家們也都不拘束的和李顯龍總理提了很多問題,李顯龍總理也都非常親切的、比較坦誠的就兩國的經貿、投資、合作,東盟和亞太經濟的發(fā)展前景等等,廣泛的交流了意見。
在提問的過程中,我向他提了一個問題。因為李顯龍總理曾經擔任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局長。在他任職期間,他把過去非常嚴格的新加坡金融監(jiān)管制度,新加坡的金融監(jiān)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最嚴格的,他做了改革,逐漸的放寬金融管制,一直到現(xiàn)在放寬的程度是很大的。但是盡管放寬了,在過去十幾年,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,新加坡的整個金融系統(tǒng),沒有出過大的風險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奇跡。我說你的訣竅在哪?李總理很詳實的回顧了這十幾年,他說開始放寬監(jiān)管他也是很擔心的,但是他們堅信一點,門打開了、市場開放了,我們的金融機構和我們參與金融的這些投資者,大家都按市場的原則辦事,大家都尊重市場的原則,按照市場的規(guī)律,風險應該都被這些投資人、金融機構市場化的運作化解了。
另外他也談到只有開放市場,新加坡的金融機構才能按照市場的原則進行整合,他們也提高了這些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,假如不開放,可能就沒有他們像今天這樣應對風險的能力。所以我覺得他這種開放,另外特別是對政府監(jiān)管當局,對微觀的放開,對準入的放開,同時又對系統(tǒng)性風險的把握,這是非常巧妙的,有藝術的。李顯龍總理說任何市場也不能保證永遠沒有風險,特別是在今天,在新的金融業(yè)態(tài)不斷涌現(xiàn)的時候,他說新的風險也需要我們去認識,我們也在不斷的探索,我們也要跟上這個時代。但是他說市場的開放、按照市場原則辦事,這毫無疑問是防范風險最基礎的。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到位,有很多的經驗是值得我們中國借鑒的。
他也對中國企業(yè)家和新加坡企業(yè)家的合作提出厚望,他說中國和新加坡社會制度、國情都不一樣,但是企業(yè)家之間有很多共性的東西,大家既要互相交流,采長補短,又要相互合作。我想中新企業(yè)家的合作,會對將來中國參與東盟、乃至整個亞太地區(qū)的這個經貿和投資,也包括推動亞太的自貿區(qū)的進程,我覺得都非常有意義。我覺得我們訪問第一站就非常有意義。(來源:中國企業(yè)家俱樂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