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14綠公司年會”于4月20日-22日在廣西南寧舉行。北京大學創(chuàng)新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、光華管理學院EMBA教授蔡劍參加“焦點論壇——抹平O2O鴻溝”。
以下是蔡劍的發(fā)言實錄:
劉東華:
江總是一個行業(yè)的老大,但是他講的都是互聯網思維,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。我聽了那么多,覺得今天的收獲非常大,到今天為止他依然非常敏銳,柱子在那講其他行業(yè)的個性定制,他這就開始起雞皮疙瘩。但是其實我也問過柳總,問過楊元慶,我說小米已經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,小米已經開辟了一個C2B的新的制造時代,而這個時候聯想還去花那么多錢買摩托羅拉,我說是不是買的太貴了?但是楊元慶說不貴,而且勸我趕緊買聯想股票。下面請我們的專家蔡劍教授你先來點評一下。
蔡劍:
大家下午好,我談不上什么專家,是一個創(chuàng)新學者,來學習?;ヂ摼W我研究十幾年,最早在美國做技術,做互聯網標準,但是這次實際上是一個整個升級,相對于常規(guī)武器變成了核武器,這樣戰(zhàn)爭的打法一定要改變,不改變就沒有立足之地了。
我想就今天的題目和幾位嘉賓的案例談一下我的感受,題目叫“抹平O2O鴻溝”,先了解一下O2O是什么,實際上這是最近提出來的概念,互聯網最早的時候沒有說O2O分開的,一直都有O2O,因為任何互聯網都有人,沒有人的參與,怎么能有純線上的服務呢?只不過原來企業(yè)做一部分,做設備看不到消費者用戶,但是終端還是消費者。過去叫供應鏈,今天叫價值網。所以包括榮耀、永雄和連柱做的,現在做的是什么,在互聯網當中率先把這個能力做起來,帶來了企業(yè)的競爭力。互聯網分成四個時代,最早是B2C,在網上賣東西,賣礦泉水,失敗了,為什么?因為它的成本太高。在北大的學生,想買一瓶礦泉水送過去,太虧了。第二階段叫M2M,有一批互聯網的思想者很聰明,馬云這樣的,他是模仿了美國的這個叫(英)做了支付寶。你知道在網上最掙錢的一個業(yè)務是沒有物流的,直接就是信息。你比如說旅行社、網上的金融沒有物流,有物流成本太高,怎么也做不了。所以第二個階段做M2M的公司,就率先獲得它的財富和資本。第三個階段現在提到叫O2O,生活類服務網站。
最近上市的幾家挺火的,團購線上線下結合的。實際上我對團購的服務是有所保留的,實際上目前的消費類信息,網上的這種方式不是O2O,它真正意義上講是B2C的引申,是互聯網的退化不進化。真正的O2O是什么,必須要改變商業(yè)模式,商業(yè)模式的改變才能夠變成跟互聯網的結合,尤其是這一撥來講,移動互聯到來以后,很多的商業(yè)模式必須要改。過去很多人不上PC,有借口不上網?,F在沒有借口不上網了,只要你有手機,可以花很便宜買一部移動手機。像我父親70歲,他第一次上網用的是三的NOTE3,這個馬上學會了,不難教。這個市場馬云都來不及服務,所以這場競爭是一個新的比賽,跟過去的比賽沒關系,大家很積極。為什么搶紅包這么熱烈,比較占有這個市場。
我們談第四代的國際上的最新模式是什么,我們經過研究發(fā)現叫S2S,實際上這個道理我查了一下,馬克思最早的時候資本論里邊講明白了,商品論是什么,在資本論第四卷里面,商品論什么都不是,就是一種消費者之間的載體,是傳遞感情的。但是很可惜,馬克思那個時候已經暮年了,資本論第四卷中國人學的很少,所以很多人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式來培養(yǎng)年輕人,所以大家認為看得見的是實的,看不見是虛的,緊扣這個題目。什么是O2O的鴻溝,就是現實和理想之間的鴻溝。過去制造業(yè)很強,是強在我們把過去的制造過程生產成本極低,看得見摸得著。但是未來的成本不在于生產成本了,也不與今天第一代商業(yè)的交易成本。下一個叫做什么成本?創(chuàng)業(yè)成本,創(chuàng)業(yè)成本極高,一個事說了你不信,這個事不可辦。所以美國是創(chuàng)業(yè)成本,不是交易成本。中國交易成本經過幾年的變化已經很低了,所以我們的物流成本是全世界最低之一。未來創(chuàng)業(yè)成本降低,就能帶來新的發(fā)展。
實際本身來講不是商品,賣的是服務,我這份愛心放到杯子里面去了。包括李連柱講的廣告置換也好,因為是服務對服務,我可以帶廣告到機場去。未來不解決掉,這個鴻溝不可能跨越,就是信任,我認識這個酒店敢喝,如果放到別地方就不敢喝這個牌子了。信任的是基于品牌,到未來沒有品牌的概念,基于人的品牌,這個人我信他。他是一個好人,人的品牌是什么呢,S2S模式,一定要解決一個根本問題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。而恰好中國的市場目前的階段,我們過去的思想導致我們現在的信任成本是極高的,政府不信任企業(yè),企業(yè)不信任政府。政府不信任大學,大學不信任政府,結果搞得非常的混亂,成本極高,沒法做事情了。今天我理解也是把新人問題分析起來。鴻溝是信任。